近年來,沙湖鎮以黨建為引領,深入實施“僑都賦能”工程,架起黨組織與歸僑僑眷的溝通橋梁,不斷提升為僑服務水平,構建服務于僑的紅色服務體系,做好“暖僑、聯僑、聚僑”三篇文章,廣泛凝聚僑心、匯集僑智、發揮僑力、維護僑益,推動僑務工作高質量發展。 沙湖鎮建立健全“鎮黨委+僑聯會+村(社區)+僑胞之家”工作機制,開展常態關愛服務暖僑心。一是搭建平臺陣地,打造“溫暖之家”。整合村(社區)服務陣地,依靠黨群服務中心因地制宜開辟為僑服務窗口,打造東岸村、南閘村村級“僑胞之家”,擴大僑聯工作覆蓋面,開展僑界人士常態走訪、定期送學等服務,開通為僑服務直通車,推動僑務服務精細化,打造僑胞的溫暖之家。二是完善聯動機制,建起“服務網”。結合基層治理,充分發揮網格聯動協調處置能力,形成以村(社區)黨組織書記帶頭抓、“兩委”干部具體抓、網格內件件落實的工作格局,同時配齊僑務工作力量,設立黨員僑務聯絡員,明確聯絡員權責、工作事項,確保具體工作有人問有人管,打造家門口的“僑務服務圈”,打通為僑服務最后的“一公里”。2023年各村(社區)黨組織利用“僑胞之家”和智慧網格協助解決歸僑僑眷護照延期120多人,解決歸僑小孩入學就讀177人、歸僑入籍復戶390人;開展歸僑、滯僑生活、生產困難的援助14人次,聯合上級僑務部門和海外僑團開展春節、中秋等節假日慰問活動15次。 堅持以鄉情親情友情為紐帶,打破“走不出去,請不進來”的困局,與海外華僑華人保持親密聯系,共筑僑界同心圓。共創“一刊物”?!渡澈S刊》為海外華僑們倡導并資助創辦的第一本具有本地特色“僑”刊物,多年來起著聯絡海外鄉親、溝通感情的重要作用,它寄托著海外僑胞思鄉之情,是海外游子情系家國情懷的重要媒介,更是海外廣大僑胞的一封“集體家書”,創刊至今已發行58期。打造“一平臺”。利用微信、海外視頻連線等網絡智能平臺,依托“僑胞之家”,進一步加強與華僑華人的橫向聯系,各村(社區)組建海外僑胞微信聯絡群,傳播“僑”聲音,展現“僑”形象,積極向海外華僑展示鄉村建設,及時傳遞黨政和社會關懷,積極引導僑界群眾“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不斷凝聚僑心、發揮僑力,為鄉村振興貢獻力量,實現“僑”與“鄉”的雙向奔赴。組織“一聯會”。在2024年海外鄉賢助力“百千萬工程”高質量發展新春懇親會上,150余名來自世界各地的沙湖籍鄉賢齊聚一堂,共話桑梓,共商家鄉發展大計。沙湖鎮積極號召鄉賢通過產業投資、項目回遷、廠房改造、資金回流、信息回饋、智力回鄉、技術回援等多種形式回家鄉投資興業,切實將濃濃的鄉情轉化為助推沙湖社會經濟文化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力。建成“一展館”。東岸村杰出鄉賢何歡潮出資建造東岸華僑文化中心,其中中心二樓為華僑貢獻展覽館,用于大力宣傳杰出僑胞的愛國愛鄉事跡,普及華僑歷史華僑文化,激發新生代僑胞愛國愛鄉情懷,為譜寫新篇章凝聚“僑”力量。 廣大沙湖籍僑胞情系桑梓、心懷故里,以滿腔熱情和各種方式投身祖國建設、支持家鄉發展,為沙湖經濟社會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助推“百千萬工程”走深走實,為高質量發展注入“僑”動力。據不完全統計,改革開放以來,沙湖鎮海外僑胞捐款贈物支持家鄉各項建設達6000多萬元,僑捐項目達55個,包括僑聯大廈、沙湖影劇院、市第二人民醫院、郁文中學教學樓、村(社區)文化樓等。其中,沙湖僑聯大廈興建于1979年,當時由祖籍沙湖鎮的400多位華僑港澳同胞籌款137萬元全資建設,開創了改革開放后沙湖鎮海外鄉親支持家鄉建設的先河。2019年僑聯大廈因經營壓力停業,2022年沙湖鎮充分發揮黨的凝聚力、號召力,利用僑鄉優勢,發動華僑、港澳同胞盤活僑聯大廈,引入僑資成功讓僑聯大廈重新煥發生機。發動各界僑胞籌集資金約1000萬元,建設東岸村華僑文化綜合項目,成功打造黨建帶僑建新陣地。發動高園鄉賢吳允堯先生捐資350多萬元建設郁文中學室內體育場,發動水樓鄉賢甄庭耀先生投資200多萬元回鄉建設“僑夢苑”商業城。
東岸文化中心
下一步,沙湖鎮將繼續堅持黨建引領,以黨建帶僑建,僑建促共建,抓好陣地建設,持續建好“僑胞之家”,把關心、聯系、服務華人華僑作為工作重點,組織開展豐富多彩、喜聞樂見的涉僑聯誼活動,動員僑界群眾參與社會公益活動和志愿活動,當好歸僑僑眷信得過的“娘家人”和靠得住的“貼心人”,提升為僑服務水平。